法治文化試驗區如何探路法治教育?成都市青羊區將法治宣傳上升到文化建設高度——
  □本報記者 陳松
  9月15日傍晚,成都市青羊區金沙街道同怡社區。街頭,幾位遛狗的大姐走過,牽狗繩不離手;廣場上,大媽們隨著音樂跳起壩壩舞,但音量恰好自己能聽到;路口交通信號燈下,無人闖紅燈……
  同怡社區是農轉非居民聚居區。談及社區諸多文明現象,居民張椿坦言:“是法治文化悄悄改變了居民行為習慣。”
  同怡社區的變化是一個縮影。去年以來,青羊區堅持“文化搭台,法治唱戲”,強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。全區近30萬群眾參與到各類法治宣傳文化活動中,幹部群眾遵法守法用法的氛圍逐漸形成。因成效顯著,該區被省上授予全省首家“省級法治文化試驗區”,8月4日又成為我省唯一的“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”。
  一道10萬人游覽的亮麗風景體驗文化之美中接受法治熏陶
  張賢翠老人家住王家塘街,每天回家,都會經過一道近百米長的法治動漫牆。
  這裡被稱為青羊區法治動漫一條街,街道兩側的紅牆上,每隔幾步就能看到生動的卡通人物對話牆繪,內容涉及贍養、勞動權益、財產分割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。每一幅畫還提出問題,引導觀眾思考,同時簡明扼要地摘錄相關法條內容及出處。“相比過去擺攤設點發傳單,動漫普法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,連我家小外甥都喜歡看。”她說。
  變化源於理念轉變。青羊區在普法工作中發現,傳統的“我要你學”和“我講你聽”的單向灌輸模式,影響了普法效果。“法治宣傳必須創新形式,讓人喜聞樂見,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強化法治意識。”青羊區委將法治文化創建作為各級黨政“一把手”工程,為實現“依法治區”營造良好氛圍。“法治與文化‘聯姻’,我們走的是‘文化搭台、法治唱戲’的路子。”該區司法局副局長繆軍宜說,主要載體有兩個:法治文化陣地、法治文化活動,但原則只有一個,“讓群眾喜聞樂見,傾心接受”。
  “東坡印象”法治文化園地處鬧市:筆、墨、卷軸、硯臺等雕塑上記載著法律小故事,旁邊的優品道商業區域,設置著法制宣傳導視牌、法治謎語。休閑廣場是中老年人散步的好去處,綠色掩映間散落著許多彩色剪影人物雕塑,上面書寫有關婚姻家庭、未成年人保護等法律知識。
  在青羊區,這樣的大型法治文化陣地有30處,近年到此參觀游覽的群眾達10萬人次。
  一曲30萬群眾參與的大幕劇“法治戲”唱成“熱播劇”
  文化搭台,怎麼把“法治戲”唱成“熱播劇”?青羊區開展法治文化活動強調互動參與性。
  最近,一場名為“我與法治共成長——青羊區中小學生法治繪畫”活動走進草堂小學。楊芷淇小朋友用一幅叫《“樹”身安危》的水彩畫表達了他對違反交通法規的認識:醉酒司機把車開上樹,樹也露出痛苦表情。通過這場繪畫活動,小芷淇意識到“必須嚴禁酒駕,不然大樹也會受傷”。
  在這次活動中,青羊區6萬餘名中小學生以各種畫作,表達對網絡安全、環境保護等法治生活方式的思考。“文化需要觀念的認同,而互動參與是觀念認同的重要途徑。”繆軍宜介紹,青羊區在開展法治文化活動中,以書畫、攝影、文藝表演、故事會等形式,吸引各類人群參與互動。在社區,“千名律師進社區”開設法治講堂,講述百姓身邊發生的法治故事;在機關,“公正常駐我心中”法治文化徵文比賽吸引眾多公務員參與。
  新媒體的導入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參與面。今年“國際禁毒日”前夕,@法治青羊微博聯合@法治成都,開展“國際禁毒首屆禁毒知識有獎微博競賽”,得到廣大網友響應。“結合民俗文化,我們在社區建立起‘民情茶館’,開展茶館龍門陣活動,傳遞民情,宣講群眾身邊的法律法規。”青羊區司法局調研員楊挺說,民情茶館已依法調解各類糾紛100餘起,群眾在接受調解服務中加深了對法治的認同。
  潛移默化間,法治意識入腦入心。現在,青羊區群眾遇到問題,更願意找法律了。區法律援助中心去年受理法律援助案1000餘件,而今年前8月就達2100件。  (原標題:法治文化悄悄改變居民行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u57ouxpw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